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金融

招商招来新高度 创新创出新格局

发布时间:2019-07-17 15:42:46

  永州,一片方兴未艾的投资热土,一栋栋标准化厂房相继建成投产,一个个工业园区生产建设如火如荼。火热的园区建设,繁忙的生产车间,川流不息的运输车辆,永州市正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迅猛崛起。走进永州,你便能感觉到这里的经济发展犹如激荡的春潮奔腾向前,气势磅礴而恢弘。这一切蓬勃律动的背后,是永州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的智慧结晶,也是永州市招商引资“招出”的新高度。

  坚持高位推动

  领导率先垂范

  近年来,永州市各县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部署,坚持以产业项目为抓手,多维度、全方位、大力度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良好工作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

  各区县注重高位推动,坚持领导抓,党政“一把手”和园区主要负责人坚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党政“一把手”切实承担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园区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园区招商引资主体职责,时时处处将招商引资工作放在心里、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

  “江华速度”、“江华经验”不是偶然现象,是江华县委、县政府“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言必谈项目和招商,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及时掌握招商信息动态,强化后期跟踪推进的必然结果。

  坚持规划先行

  做好顶层设计

  永州市始终将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从规划和顶层设计入手,牢固树立抓招商引资就是抓优质增量经济、就是抓结构调整、就是抓转型升级观念,坚持查补短板、完善机制,坚持注重实效、精准招商,通过引进好企业、好项目,形成良性竞争态势,加速传统企业优胜劣汰,推动企业生态优化;通过“高大上”项目的引进对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提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永州经开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一谷两中心四基地”围绕“大制造、大数据、大健康、大商贸物流”四大产业,聚焦“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按照国际一流的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区规划理念,高标准建设亲水河科技谷、潇湘科创中心。同时配套建设科学家花园等服务设施,标定经开区坚持绿色发展、科技领先、坚持工业产业和改善居住条件同步发展的新坐标,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

  坚持资源集聚强化要素保障

  强化土地保障,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入手解决“项目等土地”问题。在开源方面科学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积极挖掘包装省级重点项目,争取国家和省里更多的土地指标支持;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争取复垦指标等等。在节流方面,积极开展闲置土地清理盘活工作,大力推进“亩产论英雄”用地评价考核机制,通过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等举措,确保土地资源向优势产业、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项目集中,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争取资金支持,积极推进银企合作,为企业争取银行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的支持提供服务。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服务,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积极争取产业孵化、产业基金等新兴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有力支持。积极研究中央和省里的产业政策,将优势产业项目打包,争取上级政策支持。积极兑现承诺,将招商引资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措施及时、足额落实到位。

  提供人才支撑。深入贯彻落实《永州市潇湘人才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结合县区特点出台人才配套政策,给予引进人才科研经费资助、购房补贴、奖励性生活补助、医疗保险、配偶安置、子女入学以及薪酬待遇、编制使用、职务职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宽松环境,确保高层次人才和科技创新型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着力建设大数据平台,努力构建县区人力资源数据库、企业用工信息库、政策信息资源库,积极出台技能型人才用工政策,全面强化技能型人才职能培训,充分利用职业技术学校、专门培训机构等平台为企业开展专业技能人才培训服务。出台相关政策,为企业职工解决住房、就学等后顾之忧,尽最大力量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

  推进园区平台升级,为经济发展聚力。积极推进园区整合优化升级,着力完善园区软硬件配套,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水、电、路、讯和标准厂房等硬件设施。

  加快通关平台建设,为企业发展提速。按照布局优化、特色突出、用地集约、产业集中的原则,争取海关、口岸、港口、税务等部门支持,为企业节约运营成本、缩短资金运转周期、缓解企业生存压力,提升企业发展速度。 加强物流平台建设,为企业发展增效。市里根据全市产业发展实际,从市级层面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进有实力的物流企业进驻永州投资兴业,打造市级物流平台;县区统筹协调、合作分工,根据区域和县区产业特点引进物流企业项目,出台优惠政策扶持物流企业发展。

  坚持方式创新增强招商实效

  力专业机构,推行“中介”招商。零陵区委托上海东方龙商务公司、天宇吉祥基业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招商中介平台,深圳时代伯乐作为基金招商平台,借用他们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丰富的资源、先进的理念和经验进行招商。目前对接考察项目已达30余个,签约5个,在谈企业20余家,助力打开了粤港澳和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的大门。

  发挥人才优势,推行“以才”招商。永州经开区设立了3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坚持招商与招才相结合,凡招商必招才、以招才促招商。

  围绕聚集发展,推行“以链”招商。市直制定《永州市市直产业链招商工作方案》,组建14个产业链招商工作组,分别由一名市级领导挂帅任组长,各牵头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同时从各招商组成员单位抽调1—2名工作人员专职从事产业链招商工作,要求各产业链招商组当年引进500强企业项目1个以上。

  用活国家政策,推行“科技”招商。江华县积极瞄准“新三板”开展重点招商。根据国家证券会对贫困地区企业IPO“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的利好政策,抓住珠三角产业转移升级的窗口期,给予资金和资本上的补贴支持,引进了江华绿宝石新能源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龙德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可以缩短在主板上市时间的高新技术企业。

  坚持教育培训

  提升队伍素质

  永州市各级各部门在教育培训上狠下功夫,全面提升招商队伍素质,经常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参与国家和省市招商引资业务培训,定期组织领导干部和从事招商引资工作人员到沿海发达地区学习培训,不定期邀请高校和发达地区知名专家、教授到永州来面对面讲课。

  双牌县今年把县投促局编制由3名增至8名,在全县各乡镇和县直单位优先挑选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干部从事招商引资工作。聘请王义高等8名知名人士为县域经济发展顾问,聘请莫少东等10名商界精英为招商顾问,并邀请他们不定期对招商引资工作人员进行轮训。

  新田县从各单位精挑细选、抽调两名干部和4名精干力量,有效壮大招商队伍,切实提升招商专业水平和招商实效。先后编写《新员工管理制度培训指南》、《商务会议标准流程》等各种实践性极强的培训教材,对新聘人员专门进行岗前培训、招商业务培训,开展员工培训上岗制度、商务礼仪、招商技能系列讲座等,大大提升了招商人员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强化政策支持。永州市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在全面落实已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出台新的政策,扶持企业项目高质量发展。永州市政府近年出台了《永州市人民政府进一步扩大开放鼓励投资的若干措施》和《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若干政策措施》,全面扶持企业高质量发展。江永县出台政策措施,从园区土地出让金出入、税收地方所得部分、厂房租金等方面留成奖励扶持公司,设立了产业发展基金,探索了一条高效便捷的招商引资奖励兑现模式,为新项目建设生产提供支持。

  提供优质服务。各级各部门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一件事一次办”、“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放管服”改革,深入落实项目推进实施“永州六联机制”,为企业提供“母亲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