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4+7集采方案流出:目标仍锁定25品种 不扩品种扩区域 实现全国价格联动
此次方案不扩品种扩区域。
从7月12日晚上开始,一份4+7药品集中采购座谈会纪要在业内流传,并引起了业内的高度关注。此次纪要透露的信息,第二轮招标品种仍是先前的25个,但招标的范围要从4+7城市拓展到全国所有省份及地区,包括全部地区的公立医院、定点民营医院、军队医院,并拿出全国用量的70%来招标,但在价格上要求更低。
据一位接近此次座谈会的业内人士向媒体透露,此次带量采购仍然由上海药事所组织实施,下周方案报国务院批准,估计8月初公布方案,10月就有望开展。
会议纪要信息显示:
以第一批中选的25个通用名为范围,此轮开标前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原研及仿制药生产企业参与,在除4+7城市及福建河北两省外的全国所有省份及地区内开展,全部地区公立医院、定点民营医院、军队医院上报用量按一定比例作为约定量。若一家中标给予50%量,两家中标给60%量,三家中标给70%量。
所有企业(包括原研企业)以不高于4+7中标价格申报,报价最低的企业直接中选,其余企业依次决定是否接受最低报价,直到中选企业满3家(或:3家以上,待决策)。根据报价高低,企业交替轮流选择省份(1,2,3,1,2,3……),所挑选省份报的量总和即是此企业约定的量。
此外,该方案开始探索“多家中标”而非独家中标,但报价低者拥有优先挑选带量省份的权利,对于企业来说,优先选择省份相当于在该省份拥有独家中标的权利,也意味着独家享受该省的学术资源、医院资源,对此前没有在相关省份布局的企业,优先选择省份仍然是很大的诱惑。
另根据4+7药品集中采购座谈会纪要,第二轮招标计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将在全国执行3家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后不得采购未过评药品的政策,不但不采购,而且不报销。原本首轮4+7药品集中采购后,一些仿制药企业出现了观望等待的态度,现今国家医保局明确严格执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不去做一致性评价就没有市场机会了,仿制药企业会加快一致性评价的进程。
并有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带量采购试点的全面推开,我国医药市场将迎巨变:进口原研药大降价、不能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将遭淘汰。
而就在4月初,业内也传出一份4+7第二轮谈判目录名单,是仍以4+7城市为主,但在品种方面是扩容,多西他赛注射液、阿卡波糖片、注射用替莫唑胺等48个品种,都极可能进入新一轮带量采购目录。
对此,7月12日,博思雅管理咨询CEO王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目前的版本,主要原因是4+7模式在试点过程中成功,而此次选择扩地域范围不是扩品种,实际上在第一轮集采过程中仍有一系列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深度解决的问题,而且这也是对参与企业的优惠和补偿,11个地区4+7后,产品大幅降价,第一批参与的企业很多都是在艰难运行,把量扩展到全国,让以量换价的优势更加突出的体现,让参与的企业真正实现薄利多销。
一位第一批4+7集采中标企业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首批执行了3个月以后,国家首先做的事是扩面,再扩品种,说明执行层对原研的替代的决心,同时对目前企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更多的市场机会,而不是单纯的一家中标。
“在2019年一季度的十大产品中,立普妥和波立维(原研)两大4+7产品的增速依然迅猛。只能说执行区域的力度不够,很多医院管理层还在观望;同时非4+7区域的市场原研的推广力度加大,增加了医保的支出。(例如辉瑞在广大市场扩编)。”上述企业负责人认为目前区域推广力度需要加大。
王颖认为,在4+7的前提下,明年扩充十几个经济条件较好,医药结余情况较好的地区加入,然后扩充一部分至少三家通过一致性评价评价的药品,甚至加上原研药,后年再看情况是否扩展到全国,这样比较稳妥。
“可控,稳定,这是改革的首要前提,毕竟第一次时也有5个药品流标,占到了1/6,如果扩大品种1/2流标,那就不可控了。我认为明年应该增加区域和加一部分可控的产品,然后让没执行的地方学习4+7模式,也做真正的以量换价,然后等学习的地区差不多了,后年再全国推开。” 王颖认为4+7的推广无论在上区域扩容还是品种扩容方面都需要更为谨慎。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