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重现勃勃生机
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后羿射日这些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神话资源果真离我们而去了吗?非也,神话不是“死”在过去的记忆,而是“活”在当下的传统,它们正以各式各样的变体参与当下社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神话资源在当代的新生首先表现在文学作品对神话的改编,中国体量丰富、奇幻瑰丽的神话文本为文学提供了滋生的土壤。阿来的传记文学《格萨尔王》重述积淀千年的藏族神话经典,描绘藏民族发展的全过程。又如,叶兆言的长篇小说《后羿》对“后羿射日”与“嫦娥奔月”的神话进行再加工,赋予神话以现代哲学的丰富内涵。网络文学对中国神话的重述与改造更为普遍,近年来《花千骨》《琅琊榜》《青云志》等奇幻、仙侠小说充分借鉴《山海经》《淮南子》中的上古神话元素来架构书中的虚拟世界,天马行空的想象受到大批年轻读者的追捧。
数字媒介是当代神话资源开发的另一个重要阵地。从电影、电视剧改编到电子游戏、社交软件开发,神话在现代科技的场域中重获生机,以神话IP开发影视、科技、文创是近年来最主流的神话传播方式。在国外,“漫威”公司的超级英雄系列与《指环王》《哈利·波特》等奇幻电影在角色塑造上不同程度地借鉴了北欧、古希腊神话;在中国,近年来新兴的影视剧《仙剑奇侠传》《古剑奇谭》与电子游戏《王者荣耀》《山海经》等也都是利用与重构中国本土神话资源的体现。《王者荣耀》中的东皇太一、干将莫邪、钟馗等英雄形象为玩家们提供了接触远古神祇的机会,一些平日里鲜见的神话人物通过游戏逐渐被人们熟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除了秀美的自然风光外,越来越多的古建筑、博物馆、民俗风情园成为游客观光“打卡”的必经之地。在众多景点中,拥有神话背景的景观如虎添翼,例如山东泰山、河北娲皇宫等,每年都能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去。神话资源助力文化旅游产业,在导游讲述故事、游客参观体验的过程中实现了当代神话的活态传承。
古老的神话不仅是语言艺术,更是群众观念与信仰的表达,在雕塑、绘画、表演等众多领域也都可见神话在当代的身影。诚然,目前对神话资源不充分、不完整的认知致使部分电子媒介和旅游景区存在对神话的误读与曲解,这种现象值得警惕。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中华悠久丰厚的神话资源在当今社会借助各种变体的形式得以被更多人知晓,并以丰富、生动的形式得到传承发展。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更应该思考如何充分利用高新手段与现代思维,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共荣。当下,国家呼吁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充分开发利用中国的神话资源无疑是其中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