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险企前五月谁霸“龙头”?保费收入超万亿 新业务价值率提升
截至6月17日晚,今年1-5月,五家A股上市保险公司——中国人寿(601628.SH)、中国人保(601319.SH)、中国平安(601318.SH)、中国太保(601601.SH)、新华保险(601336.SH)共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2142.22亿元,同比增长8.47%。
从集团层面看,中国人保增速领跑;具体至寿、财险公司上,新华保险、人保财险增速领先。
太平人寿同比增长11.65%领跑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今年前5月,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人保寿险和新华保险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3216亿元、2649.61亿元、1164.20亿元、661亿元、598.03亿元,分别实现同比增长4.7%、8.69%、5.39%、1.82%、9.49%。
其中,新华保险增速最高,人保寿险增速最低。光大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赵湘怀表示,新华保险5月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8.9%,增速略有放缓,主要是由于去年二季度发力健康险带来高基数,以及今年向增员方面倾斜更多资源。新华保险持续聚焦健康险,有望推动新业务价值率持续优于同业。
赵湘怀续称,中国人寿3月以来原保险保费收入下降,主要是受到去年同期发力规模型产品带来的高基数影响。随着中国人寿继续向长期储蓄型产品和长期保障型产品转型,新业务价值率有望继续提升。
此外,若与在H股上市的中国太平(00966.HK)共同比较,同期,太平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773.94亿元,同比增长11.65%。
优秀的营销队伍是寿险公司重要竞争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此前不久,中国太平董事长罗熹在江西调研时表示,“我们要把最优秀的营销人才吸引到中国太平的平台上来,我们要通过实施赋能计划,为大家打造一个离不开的事业平台。”
据了解,中国太平的“赋能计划”在绩效上,采取了对在实施赋能计划和对标管理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公司进行战略性激励、集团各部门的考核要与集团总体业绩挂钩等措施。
太平人寿总经理张可透露,太平人寿2018年人力能够有快速的成长,一是长期实施严格的基础管理;二是提高了代理人增员的考核权重,把在月度奖和年终奖中的增员考核权重从20%提升到了25%及以上;三是在全系统实行了业绩和增员“双轮驱动”,从以前的季度增员改为月度增员。
探索建立重疾表动态修订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保险行业正在进行重疾定义和重疾经验发生率表的两项重疾险修订工作,其中重疾定义修订工作已经启动,目前正式进入论证阶段。
深圳华博精算咨询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王晓波指出,近年来,保险公司在重疾险上颇下功夫。“重疾险责任越来越多,保障范围越来越广,费率却越来越低,主动购买保险的人也多了起来,如果能保持创新步伐,覆盖更多的人群,特别是加大小额保险发展力度,我国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提升至国际平均水平,指日可待。”深圳华博精算咨询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王晓波称。
6月13日,在北美精算师协会第四届中国年会上,银保监会人身险监管部副主任贾飙透露,监管部门将继续推动重大疾病保险疾病定义和发生率修订工作。以这次修订重疾表为契机,积极开展新思维、新技术和新架构的研究,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探索建立重疾表动态修订机制,夯实健康保险定价基础。
与此同时,近段时间,上市保险公司的人事变动颇具看点,中国人寿、中国人保高管“互调”,平安人寿、太保寿险两员女将登台,新华保险新帅人选有望尘埃落定。
对于上市保险公司未来的发展动向,6月14日,两家上市保险公司掌门人都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上给出了思考。中国太保董事长孔庆伟代表保险业提出三项建议,一是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先行试点;其次,扩大税延养老保险、长期护理险和医保卡余额购买保险的试点;此外,希望科创板能够考虑保险制度的安排,鼓励科创板上市企业、券商购买董监高责任险、保荐机构承销责任险等产品,并将投保情况纳入科创板信息披露要求。
中国人保董事长缪建民则从保险科技的角度强调,近两年,保险科技投资增长很快,对于传统保险行业生态提出了挑战,这就要求传统保险公司加快数字化转型,从销售、理赔、服务实现全链条的数字化和现场化,同时要强化科技赋能,实现科技与保险的深度融合。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