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打造文旅融合升级版
聆听聂帅家书,感受江津人的家国情怀;观赏四面飞瀑,探寻潜藏在原始丛林中的养身密码;攀登爱情天梯,打卡“重庆旅游新地标”……5月30日,江津“双晒”以优美的姿态亮相,迅速刷爆朋友圈。
随着短片中江津区委书记程志毅的介绍,大家直观地感受到“大江之津·大爱之城”的魅力。“好想去江津看看”“我为家乡江津打Call”……短短几天时间,市民及网友留言、点赞量超过300万人次。“双晒”,成为大家打开文旅美好生活的新方式。
细数江津文旅资源,1800余年的历史积淀,留下了源远厚重的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四面山,聂荣臻、陈独秀等历史文化名人,中山、塘河、白沙、石蟆、吴滩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长寿之乡”“中国硒城”“中国富硒美食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等国家级金字招牌。
当诗和远方相逢,当生态风景和文化传承相融,在江津“书记晒文旅”8分钟专题片历时192小时的拍摄过程中,当地群众演员曾调侃:“程书记,你就是江津最‘卖力’的导游。”
事实上,此次江津“双晒”,不仅晒出了“四面山水”,晒活了“人文江津”,还成为助推江津打造文旅融合“升级版”的重要引擎。
今年以来,江津区委、区政府召开数次专题会研究江津文旅融合发展新思路;区领导先后多次对文旅产业发展、文化展示等工作提要求、抓落实;区长毛平担任江津大四面山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联系白沙镇大力推动文旅融合示范小城市等工作……“双晒”带来的红利,其实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引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主动作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8年11月以来,江津成立四面山市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推进四面山市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整治、限期整改保护区内农房农家乐、林业交通旅游水利等违规项目。今年4月,有关区领导在四面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现场督办会上强调,要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努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如今,适逢“双晒”引领,江津区文化旅游委负责人认为,江津推动文旅融合升级发展可谓“大势所趋、正当其时、大有可为。”
首先,将借机做好几篇“文章”。突出自然禀赋,做好“老天爷”文章,在保护自然生态上坚守底线、不跨红线。突出以文为魂,做好“老祖宗”文章,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突出以人为本,做好“老百姓”文章,让当地老百姓通过文旅产业发展获得实惠……朝着更高的目标,江津文旅再度起跑。
其次,重新包装“家底”,打造五大文旅片区。深入挖掘北部都市休闲旅游区、南部山水风景旅游区、中部观光农业旅游区、西部古镇民俗旅游区、东部綦河乡村旅游区文旅特色资源,结合各自的地域人文景观特色,窜珠成链,积极打造新的消费热点,鼓励发展民宿产业、乡村体验游等,将美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
与此同时,强化项目示范带动,不断推动景区景点“上档升级”,形成旅游业爆发态势。该区将在获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优秀示范区的基础上,以江津创建中华诗词城市、市级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四面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及白沙酒城、影视城和文博城三城同建等为契机,做好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工程,加快推进郎家村、骆来村、小园村、猫山樱博园等市级智慧旅游乡村示范点创建。
文化与旅游融合,文化可以走向“远方”,旅游也会更有“诗意”。有故事可说,有美景可看,有项目可玩……未来,当你再到江津,四面山负氧离子丰沛的养身密码,精彩纷呈的古镇民俗风情,酒香与影视、文化邂逅的千年白沙,四季采摘不断的乡愁体验……定会让你来了就不想走,走了也还想来!李耀辉龙春梅
(文章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