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红色传统 传承红色基因
于都县城关小学学生冯馨怡,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里的一名红领巾讲解员。近三年来,小小年纪的她用“一分钟都不能少”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近200个小时的讲解,为全国各地的游客深情讲述家乡的红色故事。不只在于都,像冯馨怡这样的红领巾讲解员,全省比比皆是。5月30日,记者从团省委、省少工委获悉,截至目前,我省已开辟200余个红领巾讲解员讲解阵地,培养了数万名红领巾讲解员。
红领巾讲解员的诞生,源于2013年团省委、省少工委下发的《关于在全省少年儿童中深入开展“发扬红色传统、坚定理想信念、永远跟党走、献身中国梦”活动的通知》。一直以来,全省各地充分利用身边的红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红领巾讲解员活动: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和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等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着力打造一支出色的红领巾讲解员队伍;萍乡举办红领巾讲解员风采大赛,为少先队员提供了独立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井冈山的红领巾讲解员走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内留言本上留下很多游客的“点赞”。
为更好地激励广大红领巾讲解员积极参与义务讲解活动,不断提升讲解和服务水平,我省对红领巾讲解员的基本条件、人员招募、管理机构、权利和义务、星级讲解员评定标准等作了明确的规定。比如,红领巾讲解员每年的讲解时间不得少于10次,每次讲解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设立星级评定机制,最高等级“五星级”红领巾讲解员由省少工委认定并颁发奖章。
红领巾讲解员活动开展之初,不少家长有顾虑:孩子花时间背讲解词,还要花精力去现场讲解,会不会耽误学习?但随着活动的深入,他们转变了观念,成为活动的积极宣传者。井冈山小学学生许煜宸的父亲许会勇对此深有感触:“之前的顾虑,如今看来是多余的。背讲解词、现场讲解,整个过程中,孩子在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教育,还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责任心。”
下一步,团省委、省少工委将以“每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有一支红领巾讲解员队伍,每一个重大节庆日、双休日都有红领巾讲解员志愿讲解”为目标,促进每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至少有一个学校少先队组织与其结对,学校纷纷建立红领巾讲解员社团,分级举办展示交流活动,推动我省红领巾讲解员活动向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方向发展,使更多少先队员在江西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