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金融

深圳人才新政:平衡境内外个税

发布时间:2019-05-31 08:27:08

  深圳副市长王立新上周末在2019年未来论坛-深圳技术峰会上致辞表示,深圳正在建设一大批基础研究机构,这是深圳地方政府在近年来的一个重大转变,每年拿出三分之一财政科研资金用于基础研究。今年在基础研究方面会超过40亿元。他同时宣布,在境外人才引进政策方面,来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的短缺人才将享受15%的个人所得税减免优惠。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为深圳提出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之一,深圳需要大量引进人才。而就在这短短数月,便推出如此巨幅减税措施,无疑让深圳在未来发挥人才集聚效应上掌握了先发优势。

  推进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以及由科学主导的产业应用,人才是第一位的。过去几年,多地相继出台人才优惠政策抢夺人才资源,人才引进政策基本上都是从落户和购房两方面来展开,而这其中一线城市像京沪为高端人才或专业缺口较大的人才放松落户条件,在住房部分提供一定补贴;二线城市的住房优惠政策,则有武汉20%的购房补助、成都免费入住人才驿站等。

  从之前的结果来看,深圳在吸引国内和海外高端人才方面一直走在前列,如推出了数百万元的奖励补贴、解决子女入学及配偶工作、住房补贴等“优惠”,但在人才战略趋同,人才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深圳在引进人才方面还在继续加码。

  人才对城市的发展主要意义在于价值创造,而人才引进与人才创收之间的距离是当前人才政策的最大不足点,深圳此次或在大湾区税收的优惠拉近了人才政策与价值创造的距离。

  更为特别的是,笔者认为,此次人才税收优惠政策是对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综合考量。

  王立新在演讲中提到了一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年薪100万,实际到手不足四分之三,与欧美日有较大落差。

  因此,作为目前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创新活动最活跃的区域之一,深圳明确提出对在大湾区就业的境外高端短缺人才实行15%的税收优惠,对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给予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这在显著提高深圳人才吸引能力的同时,极大平衡了境内外的税收差距,为大湾区内人才流动提供了便利,对湾区整体建设有着深远意义。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