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级电解水制氢频现利好 氢能汽车燃料成本将大规模降低?
新一代燃料电池汽车,对高能量密度提出重要需求,水裂解产生的氢气能源将发挥重要作用。
如何降低电解水制氢成本,加速其工业化应用?这一领域频现科学突破。
5月13日,据《科技日报》报道,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侯阳研究员,设计开发出了一种单原子OER催化剂,能使电/光电催化水裂解析氧反应更加高效,从而提升氢气制备的效率。这种新型催化剂可降低80%的制氢成本,该成果已被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氢能产业链包括制氢、储运、加氢、氢能应用等方面,其中,制氢是基础。
中商产业研究院的一份《氢能源产业报告》指出,制氢的主要技术方式包括传统能源的化石原料制氢法、化工原料制氢法、工业尾气制氢法、电解水制氢法以及新型制氢技术等。我国现阶段主要用来制氢的方法是化石燃料制氢法。
理论上来讲,通过水裂解产生氧气,进而形成氢气,是最常见的氢气制备方法,但其产生的电/光电催化析氧反应(OER),会限制整体的能量转换效率。
《科技日报》报道,此前有科研人员研究出了金属铱作为催化剂来提升反应效率,但其价格十分昂贵。因此,研制出高效、稳定且又廉价的催化剂,成为学界面临的难题。
浙江大学的侯阳研究员表示,新一代燃料电池汽车,对高能量密度提出重要需求,水裂解产生的氢气能源将发挥重要作用。这项成果展现了工业级电解水制氢的潜能,或将助力新一代氢能汽车大规模降低燃料成本。
据了解,在氢能领域,这并非近期唯一的科学突破。
4月16日,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宇恩教授课题组运用创新工艺,研制出一种廉价、高效的新型钌单原子合金催化剂,向推进“电解水制氢”的工业化应用迈出重要一步。
此外,4月1日,据《科技日报》报道,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韩洪宪研究员和李灿院士团队与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合作,研发出一种可在强酸条件下电解水制氢的长寿命廉价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