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保税区创新发展调成“快节奏”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王敏图文报道高起点开局,高标准起步。今年以来,天津港保税区全力聚焦招商引资,大力实施战略东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交出漂亮“成绩单”。今年一季度,全区GDP增长5.9%,税收收入、区级税收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三个指标增幅均超过10%,新注册市场主体1028户,引进项目294个,其中世界500强项目13个。保税区“多频道”调快创新发展节奏。
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优质载体加速建设
已在天津港保税区落户54家公司的联想集团中国区副总裁何瑛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保税区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全方面的支持,联想集团在天津港保税区的发展模式,能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样板。这个样板正在被复制和效仿。
日前,中融人寿天津分公司注册成立,成为首家落户保税区的寿险分公司(天津市)。中融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创新为驱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全国性人身保险公司,注册地位于北京,其天津分公司落户正是保税区结合“一基地三区”定位,持续落实京津冀发展战略的成果显现。
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保税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保税区以更大力度承接疏解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扩大与北京、河北相关部门的交流领域,建设合作平台,谋求共同发展,持续引进人才密集、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项目。一季度,共引进联想云服务平台、首创置业基金、朴新教育、中融信托有限合伙、国药融资租赁、北大青鸟集团、有色金属结算、龙宇昊无车承运人等京津冀重点项目92个,协议投资额175亿元,提前3个月完成协议投资额全年目标过半的任务,对京招商工作实现开门红。
实施战略东移打响临港赋能攻坚战
今年3月15日,筹备多日的《天津港大沽沙航道及附近水域船舶航行规则(试行)》正式发布。当晚货船科米(KOMI)轮便“尝了鲜”,成为在天津港保税区大沽沙港区大沽沙航道首条实现夜航的货轮。本次夜航的成功,意味着大沽口港区发展进入新阶段,成为保税区打响临港赋能攻坚战的“第一枪”,是实施“战略东移”的标志性开端。
“战略东移”、打响临港赋能攻坚战是保税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调研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指示,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作为保税区三个片区面积最大的一个区域,临港成陆面积115平方公里,拥有优质的口岸资源、自然生态岸线资源和土地资源,集产业优势、政策优势于一体,发展潜力巨大。
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保税区将把“主战场”摆在临港,最大限度“向海向东”,充分挖掘临港潜能,完善社会配套,优化生态环境,做大做强口岸贸易功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通航产业、旅游产业等,赋予临港区域更多的经济功能,拓展发展空间。
“真金白银”促发展民营经济添活力
天津港保税区现有民营市场主体24181家,其中一季度新增民营市场主体446家。民营经济吸纳就业11.75万人,占全区的72.9%;一季度人均工资2.95万元,增长16.9%。
民营规模(限额)以上企业1021家,占全区规模(限额)以上企业的65.9%。
天津港保税区民营经济占到经济主体的60%,是区域发展的“主力军”。为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今年,天津港保税区正式印发《天津港保税区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从解决企业难题出发,通过“奖补降免”等一系列措施,构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营商环境,实现民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就业带动能力稳步增强,为保税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一季度,保税区民营经济增长较快,工业和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5.2 %和42.5%。
建区28年来,天津港保税区始终秉持“创新拼搏团结谦恭”的保税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区域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下一步,天津港保税区将坚定落实“依托两港、开放引领、产业升级、创新经济,高水平建设宜业宜居国际生态活力新城”的发展思路,以更强信心、更高标准、更实作风,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升科技创新动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以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