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金融

国内首款中外合作AI触觉芯片拟投入研发

发布时间:2019-05-08 20:04:17

  触觉类的AI在医疗上的需求也比较大。

  近日,曼彻斯特大学与北京他山科技联合建立的人工智能触觉传感实验室在“未来之门”·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产业化论坛上正式揭牌,拟计划研发让人工智能拥有触觉的电容芯片,完善AI的感知智能。

  该实验室是全国第一家人工智能电容触感实验室,聚合了他山科技的多功能层电容触觉传感专利技术和曼彻斯特大学的电容层析成像技术以及SpiNNaker技术等资源。依托联合实验室,他山科技将开发出通用AI触觉传感系列芯片,打通服务类机器人商业应用的瓶颈。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AI大都可以达到感知智能阶段,能流畅自然地与人类对话,识别人类语言和声纹,或是分析人类表情,处理外界图片信息,但难以突破到触觉层次。此次曼彻斯特大学与他山科技建立的触觉传感实验室,就是希望能够研发出一款触觉芯片,让人工智能拥有触觉,更全面地处理外界信息。“拟研发的AI触觉芯片可以提取更为抽象的特征数据,让AI拥有触觉、滑觉、压觉等,预计未来还会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上述负责人说。

  实际上,触觉类的AI在医疗上的需求也比较大。

  “作为一个医生,需要非常好的触感和精细的运动与力的控制能力,这些能力需要经过长年累月的学习才能得到,之前医生可能是在病人身上直接去练习,对于病人来说非常不公平,也容易引起医患纠纷。而这样一个模拟器就可以在虚拟世界中产生一个接近真实的临床操作体验,让医生通过模拟器进行练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党校在介绍触觉人机交互方面的研究成果时谈到。

  据了解,王党校提到的模拟器是其所在的实验室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在2001年开始合作的一个项目,合作的初衷是给医学院的学生开发一个手术的教学培训系统,通过触觉、视觉和听觉等多感觉的融合反馈帮助医学院学生进行练习。

  上述模拟器主要依靠触觉人机交互技术。王党校介绍:“在与自然界交互的时候,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触觉,但当与机器交互时,却一般只能收到视觉和听觉信息,触觉信息非常有限。我们的研究就是希望让计算机呈现一个能够触摸的虚拟世界,在这一世界里,能够感受到物体的温度、摩擦、重量,让虚拟世界的交互变得与物理世界一样自然和真实。”

  王党校等人研发的系统可以模拟不同的医学场景,如牙周炎和龋齿的诊断和治疗、牙体的种植操作等。通过这样一个模拟器,使用者可以选择不同的手术器械,熟悉整个手术的流程,得到实时的触觉交互体验。

  在上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管晓宏也谈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一段时间我们的疫苗系统出了问题。设想一下,在疫苗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如果能应用阿尔法ID技术,从最初的材料选取到包装进行全过程跟踪,那么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疫苗的问题出在哪里。尤其是在运输的过程中,因为疫苗对环境要求极高,我们便可以通过ID查看运输中传感器输出的相关信息。这样一来,在注射疫苗时,所有信息都清晰明了,家长也就不用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