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金融

专家:提高对创新试错过程的容忍度

发布时间:2019-05-08 09:23:32

  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6日-8日正在福州举行。如今从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互联网浪潮已经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乃至社会的方方面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副主任陈清泰近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互联网科技带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已经到来,中国占据有利的“起跑位置”。他强调,中国在这次产业革命中某些领域已成为“领头羊”,没有可供借鉴的模板,需要通过创新反复试错。“我们需要提高对创新试错过程的容忍度”。

  陈清泰介绍说,为赢得这场产业革命,主要国家的竞争已如火如荼,竞争的核心是5G和人工智能(AI)。可喜的是,这轮产业革命涉及的新一代移动通信、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要领域,我们都有较好的基础。这个判断与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不谋而合。马化腾近日提到,在5G和AI“双核驱动”下,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门槛会不断降低,产业互联网发展将进入“快车道”。

  陈清泰认为,抓住了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机会,可能会迎来整个经济社会巨大的变革。他强调说,互联网技术是通用型、普适性技术,几乎可以与任何传统产业结合,一旦有效结合都会产生“乘数性”的效率增长。在他看来,腾讯一个个行业“单点突破、小步快跑”的做法是发展产业互联网的务实途径。腾讯不是居高临下替代原有行业,而是把自己定位为各个行业“最好的数字助手”。陈清泰强调,“产业互联网可以列出二三十个产业,先试点、再改进迭代,当认为可以成为一种‘模式’后,再逐步推广。腾讯已经布局出行、教育、医疗、制造、零售、地产等行业。其中有的已经成熟,开始推广。”

  但中国在投身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时候,也遇到新问题。陈清泰表示,之前中国处在经济发展追赶期,是重复工业化国家已经历的过程。但这个阶段已经过去。作为“领头羊”,前面已经没有路了,需要自己去闯去创新。这样的处境是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的。

  陈清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技术跟随发展阶段,主要靠引进成熟技术,复制别人的生产过程。只要做好消化吸收,就不会出大问题,因此政府和社会把“一次成功”看作“理所当然”,对出错、失败的容忍度很低。但创新是一个试错过程,总体上说成功是凤毛麟角、失败是常态。

  他举例说,依托5G、AI发展的无人驾驶是未来交通的发展方向,它不仅是未来出行的解决方案,还可以提升交通的安全和效率。业内公认的是,将来的无人驾驶会使公路交通伤亡人数大幅减少,但减少不代表“完全没有”。在美国,无人驾驶的开发和试运行中已出现两例死亡事故。陈清泰认为,“没有人能保证,中国的无人驾驶、共享出行上路后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有人主张,应该等别人无人驾驶技术完全成熟后,我们再用。陈清泰认为,这样的想法过于理想化了。尽管通过实验室和计算机上的海量动态模拟仿真,无人驾驶在上路前解决了大部分问题,但最终仍需要上路来应对终极考验。不仅我们,美国、欧洲、日本,谁也不可能不经历试错的风险,就获得自动驾驶成果。何况即便国外技术成熟了,拿到中国还必须经历同样的路试过程,否则就会“水土不服”。但如果这样,我们将错失获得领先地位的优势。

  陈清泰认为,创新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面对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应该对新兴产业采取适应性监管,比较平和地跟企业一起研究出问题的原因,共同寻找解决办法,防止再发生。“我认为,创新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的经济活动。在没有大的负外部性的情况下,政府可作为‘观察员’,不要过早出手,给创新企业试错和迭代进步的时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