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金融

老南京谚语俗话旧忆

发布时间:2019-05-04 10:31:20

  谚语、俗话及俚语等,是汉语语汇里为人们生活中所创造,并在当地人们口语中流传,且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也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这些语句简练形象,通俗易懂,有的风趣幽默,寓教于乐。在长期的日常生活实践中,老南京人也积累创造了许多饮食起居方面的谚语和俗话。说起来言简意赅,听起来富有哲理,从中告诫人、启迪人。以下韶一二。

  如“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冠”;“不怕穿得迟,就怕脱得早”。这是一对含意相同,根据季节穿着衣服的谚语俗话。它提醒人们,冬去春来时不要急着脱减衣服,以防着凉生病。相反,当秋凉冬临时,则不忙添衣戴帽,以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

  每逢到了开春清明前后,南京人特别爱吃螺蛳肉,是时,只见街头巷尾到处是卖螺蛳的(以带壳的居多)。最传统的吃法,是用钳子夹掉螺壳的尾部,洗净后放入调料下锅烹煮,熟后挑出螺肉食之。因此,老南京人就说:“清明螺,赛过鹅”,就是说,此时吃的螺肉非常鲜美。但又有说:“一斗螺蛳二斤壳”,这是埋怨吃螺蛳不划算,嫌其壳多肉少。

  如又说,“吃了省钱瓜,害了绞肠痧”。是说夏天的瓜果大量上市,一些人贪图便宜,买了一些处理的烂瓜,结果吃后闹肚子。“绞肠痧”即现在人们常说的肠胃炎。它告诫人们,夏天的瓜要拣好的买,不能贪图便宜,否则吃坏了肚子,得不偿失。

  笔者母亲是老南京人,在我们兄妹几个年少时,她就常用南京的谚语、俗话启发教育我们,其中一些谚语俗话,笔者至今铭记不忘。

  儿时,我们都比较贪玩,很少看书写作业。母亲就经常督促我们说:“补漏趁天晴,学习趁少年”、“舌头打个滚,知识记一本”。冬天天冷,我们常爱睡懒觉,怕起床,有时起来晚了,顾不得吃早饭,拎起书包就急急忙忙往学校赶。母亲就讲:“早起三光,迟起三慌”。即早早起来后,不急不忙地,把屋内外院落,打扫得净光、板凳桌椅擦得光亮、头梳得光滑。反之起迟了,做什么事都心慌、人慌、手脚慌。该俗语告诫我们,人要勤奋,不要偷懒。

  学校放寒暑假了,我们整天贪玩,更怕帮父母做家务,母亲又会说:“只有冻死的苍蝇,没有累死的蜜蜂。”还说,年轻轻的,要勤奋些,“出门怕弯腰,进门没柴烧”。有时见我们吃饭挑肥拣瘦了,她还常告诫我们,要珍惜眼下的幸福生活,不要“丢了青竹竿(乞讨时用的打狗棍),忘了叫街(乞讨)时”,即不要忘本。当我们先后有了工作、走上社会,开始自立后,母亲又常唠叨:“为人谦让一分高,待人宽容一分福”、“问路先施礼,少走二十里”等等。

  这些老南京生活中的谚语、俗语,言简意赅,内容丰富打趣,富有哲理,可谓是南京民间传统文化中的一束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