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个银行账户遭冻结 深陷债务危机的坚瑞沃能困境无解?
世事如棋,乾坤莫测。谁也没料到这个曾经的“锂电巨头”——坚瑞沃能(300116.SZ),如今负债缠身、危机四伏。
近日,坚瑞沃能公告披露,公司受债务危机的影响导致企业多数银行账户被冻结,大量经营性资产被查封。截至目前,公司累计被冻结银行账户107个,涉及冻结金额共计9136.78万元。
107个银行账户被冻结,这对于深陷债务危机的坚瑞沃能而言无疑是“雪上再加霜”,离破产的边缘又进了一步。
而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坚瑞沃能便发布公告称,若公司经营状况持续恶化,公司净资产存在为负的可能性。若经审计后公司2018年全年净资产为负,根据规定深圳证券交易所可以决定暂停公司股票上市。
那么,昔日动力电池“明星企业”的坚瑞沃能,是如何走到近日今日的境地呢?
一、坚瑞沃能的“艰难处境”
据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05年的坚瑞沃能前身是坚瑞消防,主要从事消防工程和消防灭火设备、火灾预警设备的生产和销售业务。2010年9月,坚瑞沃能正式在深交所上市,募集资金总额为3.99亿。
彼时的坚瑞沃能,还深深地扎根于消防行业,不过由于消防行业竞争激烈,消防产品毛利率低,其上市后的业绩也不温不火。据相关财务数据显示,坚瑞沃能2010年2014年净利润分别为2374.47万元、1157.88万元、-1296.9万元、482.79万元、855.24万元。
于是,坚瑞沃能决定大力扭转业绩疲弱的状况,走起了并组重购的扩张之路。
2014年12月,坚瑞沃能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以4.2亿元的对价收购达明科技100%股权。2015年6月—2016年1月,又分别投资或增资了威特龙公司、泛华保险、纽斯曼导航科技等。
频繁的并购使坚瑞沃能业绩止跌回升,更让它尝到了并购的“甜头”。
2016年,坚瑞沃能全资收购了行业老牌企业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杀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并在不久后改名“坚瑞沃能”。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并购交易对价高达52亿,且因此产生了46.13亿的巨额商誉。
2016年,坚瑞沃能的年报和股价均因此取得了明显成绩: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557.0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25亿元,同比增长1102.98%,而股价涨幅更是达到了58.08%。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坚瑞沃能业绩就突然暴跌,2017年,公司出现巨额亏损,亏损额高达36.84亿。而从其披露的2018年预告来看,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高达50亿元-54.5亿元。
由此一来,谁也没想到,坚瑞沃能的“自救”仅仅只是从消防行业这一“火坑”又跳进另外一个“泥坑”。
1、债务危机压顶
2018年11月8日,坚瑞沃能回复深交所问询函称,截至2018年9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205.73亿元。目前,已到期债务约109.73亿元,其中主要为银行借款、应付供应商货款及商业承兑汇票款,已到期债务占公司负债总额的53.34%。
由于深陷债务危机,截至目前,坚瑞沃能大部分工厂生产暂停,人员离职或者放假,只有很少人员留岗维持公司人事行政、财务等部门的运转。不仅如此,受债务危机影响,坚瑞沃能的三元锂电池投产进度暂停,需待公司资金债务妥善处理后才能重新启动。
2、多家银行账户被冻结
不仅如此,坚瑞沃能的多数银行账户也被冻结,大量经营性资产被查封。
2018年下半年,坚瑞沃能分别在6月7日、7月7日、8月7日、9月4日、10月11日以及11月6日公布了公司部分被冻结银行账户及固定资产被查封的情况。截至目前,坚瑞沃能累计被冻结银行账户102个,涉及冻结金额共计9112.07万元。固定资产累计被查封的价值约3.19亿元(不含暂无法估值的64辆大型汽车及4辆小型汽车)。再加上前文所提到的冻结情况来看,截止目前,坚瑞沃能累计被冻结银行账户107个,涉及冻结金额共计9136.78万元。
二、成也沃特玛,败也沃特玛
事实上,沃特玛给坚瑞沃能带来的繁华景象仅仅只有一年。
2016年,坚瑞沃能的年报和股价均因收购沃特玛取得了亮眼的成绩: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557.0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25亿元,同比增长1102.98%,而股价涨幅更是达到了58.08%。
然而2017年,坚瑞沃能业绩就开始急转直下。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36.84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966.82%。
对此,坚瑞沃能表示,受国家新能源产业政策补贴调整、子公司沃特玛业务扩张增速过快、应收账款回款较慢,资金链紧张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造成子公司沃特玛净利润未达预期,公司对收购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时所形成的46亿元商誉计提了全额减值。
不过,关于坚瑞沃能把亏损的“锅”甩给沃特玛实际上也是有依据的。
2016年,新能源用车行业骗补事件平地一声雷,行业补贴一下退坡2成。 2016年出台的《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提出,2017年-2018年在2016年补贴基础上退坡20%,2019年-2020年在2018年基础上再退坡20%,直至2021年取消补贴。并且将地方补贴上限由中央补贴的100%下降到50%。行业补贴的大幅退坡,也意味着沃特玛失去了一层厚厚的行业“保护色”。
而早在2017年,有媒体曝光称,沃特玛疑似依靠“反向定制”为上市公司创收,即沃特玛子公司新沃运力向多家整车企业采购新能源物流车,指定必须使用沃特玛电池,以此为沃特玛带来大量订单。这种内循环模式在当时被指有骗补嫌疑,但坚瑞沃能并未对此作出回应。
此外,沃特玛激进的扩张模式早已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据悉,沃特玛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截至2017年末,坚瑞沃能在全国共有11 个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含沃特玛),其中7个生产基地已开始投产,但这样快速的扩张也给公司带来了较大的资金压力。据2017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财务费用5.20亿元,同比激增910.22%,公司称系快速扩张导致资金需求明显增加,产生了较高的融资成本。
这一切的一切累积起来,并促成了沃特玛的“资金困境”。
2018年4月2日,沃特玛发布公告称,公司已有19.98亿元债务出现危机,其中公司整体债务221.38亿元,其中应付票据100.09亿元,应付账款 22.21 亿元,银行借款 54.74 亿元, 融资租赁形成长期应付款25.93亿元,非金融机构借款3.32 亿元,股东借款15.09 亿元。
与此同时,公司共计6254.22万元的银行账户资金及大股东李瑶所持公司全部股份被法院冻结。
至此,沃特玛逐便由“明珠”渐转成为坚瑞沃能捧在手心里的“烫手山芋”。
三、小结
文章的末尾,说一些题外话。
撇开坚瑞沃能的当前困境不说,其所处的行业带给它的压力也不小。因为对于像坚瑞沃能这些“半路出家”的外来者而言,显然动力电池行业留给它的时间不多了。
一方面,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龙头效应凸显。
2017年,我国车用动力电池产量已经是美国的11倍,欧洲的22倍,市场规模急速扩张,但与此同时,产业集中度也正在进一步提升。以产能数据为例,我国车用动力电池行业的CR10指数(排名前十位企业的产能占总体数量的比例)由2016年的44%提升至2017年的52%以上,2017年占比为41%的中小企业的产能均值仅为2.5GWh左右,与宁德时代的17GWh、比亚迪的16GWh相比,差距进一步拉大。
对此,国泰君安首席汽车分析师张欣指出:“动力电池是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的行业,需要资本的长期投入和支撑,尤其是随着技术革新步伐的不断加快,企业需要对技术研发、产品工艺等做长期投入,对企业财务能力构成很大考验。”
另一方面,新能源补贴的退坡,中小企业的危机进一步加剧。
随着2019年新能源车补贴新政的发布,业内人士纷纷表示,补贴退坡后对动力电池企业的成本压力更大,对小型动力电池企业挤压效应也会更大。汽车分析师任万付也表示,“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后,车企势必要压缩电池采购成本,对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来讲,在电池密度提升有限的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势必会持续承压。”
至此,对于面临重重“困境”的坚瑞沃能来说,其未来注定是一片“腥风血雨”。
(文章来源:格隆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