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的巅峰之作:明王朝再也没有力量对付自己的敌人
松津之战耗尽了明帝国的元气,是清帝国与明帝国之间的最后一场殊死之战。 此战是皇太极生前亲自指挥前线的最后一场战斗。 他的判断力和指挥能力非常出色,这是他军事生涯的巅峰。 从此,明朝不再有能力对付内忧外患。 两年后,明帝国崩溃了。
明崇祯二年,后金汗国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 这一年,皇太极首次绕道蒙古统帅标志,进攻明帝国首都北京。 大约在同一时间统帅标志,西北鄯善地区接连爆发以高迎祥等人为首的农民暴动。
此后,明帝国陷入战乱。 它既要与清军骑兵作战,又要尽力牵制四处奔走的暴乱农民。 在这种情况下,皇太极、张献忠、李自成都受益匪浅。 他们结成事实上的统一战线,成为陌生人、亲密战友。 他们分头作战,向共同的敌人大明帝国发起进攻。
就这样,明帝国曾经因为自我感觉太好而变得极其暴虐、极其狂妄。 现在它既被外敌所憎恨,又被自己统治下的人民所憎恨。 帝国疲于应对强大的内外敌人。 几乎一眨眼的工夫,就陷入了两面夹击、四面楚歌的困境。 皇太极曾向部下谈到他对明朝的总体战略:明朝就像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 一下子把它打倒可不容易。 于是,他带领他们砍倒了这棵大树的枝条、枝干、树根和树尖。 当树枝光秃秃的、腐烂的时候,轻轻一推,它就掉到了地上。 当第一次打到北京城的时候,皇太极看着雄伟如画的北京城,不屑地说,这个时候想要在皇城里抓到“白痴”恐怕是小菜一碟,但是攻易守难,于是放弃攻北京。 皇太极有着极其坚强的决心,他的战略思维显然是清晰一致的。 为此,他的一些下属甚至认为他过于超前,过于谨慎。
这次,皇太极绕道进攻明朝都城,取得了巨大战果。 此后的几年里,他连续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长途绕道突袭,每次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总的来说,他达到了以下两个目的:一是掠夺了大量的人畜物资,二是消耗了大量的金钱。 明朝的实力。 此外,他们还有意无意地大力支持和配合张献忠、李自成在第二战场、双线作战意义上的发展和成长。
松津之战总体上可以看作是他对明朝这棵老朽树完成多次砍伐任务后的最后一击。
被视为国家栋梁的满桂将军去世; 被誉为名将、被袁崇焕倚仗为臂膀的赵树角去世。 无论如何,他们终究是死在了战场上,而且死在了与敌人战斗的位置上,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才华横溢的熊廷弼去世了; 被誉为忠义非凡之人的袁崇焕去世了。 他们死在了自己的皇帝手里,死的极其惨烈,死的充满了负面价值。 另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孙承宗,在没有任何解释的情况下被皇帝罢官,黯然回国。
当代人和后人谈论此时的明帝国时,经常使用的词语是:贿赂盛行、党争激烈、刑法错误、妖孽横行。 这意味着贪污受贿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在帝国官场,人们不关心是非,只关心善恶,只看是否是自己人。 他们混淆是非。 国家奖励的人大多是坏人、品行高尚、才华横溢的人,或者命运悲惨的人。 或者他们很快就会被边缘化,而贪官污吏却在帝国的皇宫里快乐地奔跑。 在内忧外患以及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大明帝国似乎转眼之间就完成了从百花齐放到千疮百孔的整个过程。 速度快得几乎没有时间反应。
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