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胶西镇6万亩土豆迎收获
7月份,山东青岛胶州市胶西镇的6万亩土豆迎来了丰收的季节。亩产六七千斤的产量,能为农户带来直接收入2亿元,加上带动收入,“总产值超过3亿元。”胶西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王玉鹏介绍,今年,他们试种了经济效益更高的新品种,并被加拿大和美国企业直接收购,用于肯德基等快餐店薯条供应,“今年我们试种了1500亩新品种,接下来我们可能会扩种至2万亩。”
此外,今年胶州市1.3万亩马铃薯收获的同时,还收集了地里残留的地膜约50吨,残膜回收率达到95%以上,真正实现农业绿色发展。
6万亩土豆迎来收获季
来到胶州市胶西镇苑戈庄村,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的丰收景象,一片片绿色的土豆茎叶铺在田地里,与此相对应的,是一垄垄黄澄澄的土豆安静地躺在那里。田地里的人们则一刻不停地忙碌着,跟在马铃薯收获机后面将土豆归置好、装袋、装车……苑戈庄村村民辛京伟也是其中之一。
作为村里的土豆种植大户,辛京伟种植了130多亩,其中,传统的荷兰系列食用型马铃薯50亩左右,新引入的品种麦肯马铃薯80多亩,“我们村种植土豆一共2000多亩,大多数是农户自己种的。”他说,当天是他收获土豆的第三天。说到收成,他坦言一般,“天太旱了,今年亩产六七千斤,如果收成好的话亩产得八千斤左右。”
胶州胶西镇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特别适合马铃薯种植。2010年,“胶西马铃薯”就注册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当地马铃薯的销路越来越宽。据胶西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王玉鹏介绍,今年胶西镇总共种植土豆6万亩,亩产六七千斤,与往年基本上持平。“品种方面大部分以荷兰系列的荷兰系列食用型马铃薯为主,今年还试种了麦肯马铃薯,一共是1500多亩。”产值方面,王玉鹏说,传统荷兰系列亩产在4000元左右,麦肯系列亩产在6000元左右,“二者在成本方面基本一样,但在利润率上,后者明显优于前者。”总体来看,“直接收入2亿元,加上带动收入如农业投入品、劳务、储存、运输及其他三产,超过3亿元。”
吸引外国公司上门洽谈
王玉鹏表示,新品种的引入是胶西镇提升抵御市场风险的价格波动能力的举措,通过推动种植结构转型,引导农民从过去“单一荷兰系列食用型马铃薯”向“订单式种植加工型麦肯马铃薯”调整转型。
“麦肯系列我们今年是第一年试种,因为不了解其生长环境及品质销量,所以种植不多。”王玉鹏表示,但如今丰收结果揭晓,“种植过程与传统型差不多,产量也比传统型略高,更重要的是,价格也比较高。”他表示,传统荷兰系列批发价每斤在0.7元钱左右,麦肯系列则在0.85元左右。“接下来,我们肯定会加大对这一品种的推广种植。”
说到新品种的试种,也是有一个契机的。王玉鹏说,去年,美国蓝威斯顿集团和加拿大麦肯集团主动找到他们进行合作洽谈,“今年试种的1500亩麦肯系列土豆,就是应他们的意向进行的试种,收获的土豆全部都由这两家公司直接收购。”销售一点也不愁。这一点,辛京伟也感触很深,因为他正在收获的土豆正式麦肯系列,“土豆从地里出来后直接装车,运到美国蓝威斯顿集团的收购点就可以,非常方便。”
新品种的试种让农户尝到了甜头,也让外国企业找到了好的供货源。王玉鹏表示,今年7月1日,美国蓝威斯顿集团与他们达成合作协议,“接下来我们计划将麦肯系列土豆扩种到2万亩。”
土豆将变身肯德基薯条
美国蓝威斯顿集团和加拿大麦肯集团都是肯德基等快餐店供应链上的公司,“他们收购这些土豆,主要是为了制作薯条。”王玉鹏表示,胶西镇能吸引到这些外国公司,除了品牌打得响,土豆品质好,技术模式等方面也都比较成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一般每年6月份,是这家公司货源比较少的时候,正好赶上咱们土豆收获的季节。”抓住这一契机,胶西镇的土豆种植改变了传统的结构单一、产销分离的状况,增加了种植效益和生产效益。
面对马铃薯产品附加值低、农民收入少等问题,胶西镇积极招引深加工企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春明食品谷项目,其建设4条马铃薯全粉生产线,年加工能力达20万吨,年产值5亿元,延伸马铃薯产业链条,让马铃薯不仅种出量,更能卖出价。同时,集聚服务功能,建设产业商圈,胶西镇以沂胶路为中心打造5公里现代农业产业商圈,具备储存流通、农资供应、信息发布、风险评估、电商市场、机械生产、金融保障等功能。发展冷链物流,建设产品集散地;建设恒温库50家,带动周边建设恒温冷藏库100家,提供300万吨商品马铃薯流通支撑。
另外,依托镇级电商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与淘宝、京东、益农信息社合作,打造50个电商示范站点;与8家物流公司合作,在镇电商服务中心设立集散站点,推广电商销售模式,实现旺季日销量60吨,实现销售途径多样化。通过园区建设,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胶西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途径。
1.3万亩地回收地膜50吨
与往年马铃薯收获的场面不同,今年的地头上,还有另外一种“收获物”:废旧地膜。只见一台台收获土豆的拖拉机上,本来只有驾驶员一人,今年多了一名工人,专门来回收从地里翻出来的废旧地膜。
胶州市农业农村局环能站站长刘芬介绍,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墒、保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抑制杂草等作用,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技术。但就像“塑料是20世纪最伟大也是最糟糕的技术发明”一样,普通塑料地膜在发挥积极效应的同时,由它产生的负面效应也很糟糕,尤其是在长期使用的地块上,地膜白色污染己经相当严重。
塑料地膜破碎后很难靠人工捡拾收回,残留在土壤里上百年才能分解,多年累积,会给农业环境造成很大破坏。残膜碎片逐年累积下沉,会形成阻隔层,降低土壤通透性,影响作物生长;残膜还会缠绕农机具,妨碍耕作活动;与秸秆混在一起,家畜误食后易发生肠胃病;捡拾的残膜堆弃在地头或焚烧,也会造成二次污染。
刘芬介绍,解决地膜残留问题有两个途经,一个是采用国标厚度地膜,不易破碎,便于捡拾回收再利用;另一个则是使用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能够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不过,因为这种地膜价格高,一亩地要花费200元,使用的农民少一些。”她说。
今年,胶州市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公众参与、循环利用”的工作思路,在马铃薯等覆膜作物上推广全生物可降解地膜4000亩,同时推广0.01毫米国家标准地膜示范区1.6万亩,其中就包括1.3万亩马铃薯,剩下的是花生,并建立地膜回收站4个。
“到现在为止,1.3万亩马铃薯的地膜已全部离田,已经收集起来的地膜达到30吨,预计总共收集50吨。”刘芬介绍,此次示范区开展残膜回收,当季残膜回收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了零污染。
旧地膜进行再生资源化利用
位于胶莱的一处回收站负责人陆先生说,“农民对地膜的危害越来越了解,要是一直放任不管,种植的马铃薯、大葱都会受影响,产生直接的损失。”因此,他说,今年回收工作情况较好,已经回收了十几吨废旧地膜。
据悉,回收的旧地膜将交由再生资源生产企业进行再生资源化利用,推动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变弃为用,基本形成了“农膜增产增收、废膜回收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农业循环发展”的模式。
目前,胶州市地膜年使用量为800吨左右,仅马铃薯一种作物,地膜用量300多吨,年覆膜面积就达到10万亩。经过调查,胶州市常年种植马铃薯、花生地块地膜残留平均每亩约2公斤。
日前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农用地膜污染防治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立工作机制,明确主体责任,回收体系基本建立,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全国地膜覆盖面积基本实现零增长。到2025年,农膜基本实现全回收,全国地膜残留量实现负增长,农田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意见还指出,加强地膜使用控制,开展地膜覆盖技术适宜性评价,因地制宜调减部分作物覆膜面积,促进地膜覆盖技术合理利用。